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對的故事」+「意志力」﹦票房必勝? 文/劉嘉明 (99年度徵選優良電影劇本獎 評審)

原文出處http://epaper.ctfa2.org.tw/epaper110422/3.htm(2011-04-22出刊之電資館電子報-本文轉載自劇本獎特刊。)

近幾年來國片出現新氣象,觀眾與業界從懷疑到擁抱台灣電影的過程,用「光復」二字來形容,應該算貼切。從今年已知和預計拍攝的電影企劃案數量來看,國片市場終於和景氣搭上了線,對很多有電影夢的人來說,等待的過程竟可能是等白了頭髮,但是終於等到了!是否這股回春的氣勢將讓國片再度成為一尾活龍呢?那些願意搬出鈔票的投資大戶或是重出江湖的電影大亨的動向,應該是短期行情走向的有效評估指標,線索不難在媒體報導中發現。換句話說,拍電影的機會多了。

目前國片製作的商業模式與前一波國片繁榮期的模式相比,變化不能說不大,就產業長期發展而言,應該是正面的,終於資金開始來自於公開資本市場,電影成為投資標的,更務實且貼近市場的製作發行企劃,讓「一片公司」終於成真,並且取代「一片導演」,拍電影不再只是幾個人在煙霧繚繞的辦公室裡,圍坐茶几,喝著前輩泡的高山烏龍,大侃幾回合,上幾次廁所後,就能拍板定案。換句話說,拍具備市場性電影的機會多了。

但是國片製作有些地方並沒有改變,或是目前還沒有改變,其中一項是具備市場性劇本的產量與多樣性。電影製作程序中劇本的關鍵性這裡不再贅述,簡單說,在沒有開鏡前,劇本扮演集資成功的關鍵;開鏡後,劇本扮演有效發行的保險。國片製作經過長期沈潛和自然淘汰後,幾乎每個專業領域都展現新活力,以個人觀察來看,只有劇本仍舊在老題材上打轉,偶有巧思,也流於劇本名稱取得遠遠比劇本內容好的難堪。結構完整者,在主題上少了吸引力,創意領先者,在劇情上往往失焦。換句話說,國內自行開發劇本的產能恐怕無法支撐商業性電影製作的需求,也就是機會有了,卻抓不住。但這不表示沒有佳作產生。

我判斷自己是以電影業內人士的身分,受邀擔任去年和今年電影優良劇本競賽的評審(當然還有一個前提是我沒有劇本報名)。在具備電影創作、製作、發行與銷售經驗的前提下,我完全從市場的角度,針對劇本開發現況,分享幾點觀察與預估。偏向文學性的劇本,不在本文討論之內,留給更有份量的前輩來談。

「臺灣重情調,大陸重情節」。這句話出自一位資深華語片製片人之口,針對台灣劇本特色提出,我認為極具參考價值。換成白話文,就是「台灣劇本的結構較鬆」。對於導演中心或是導演兼任編劇的製作模式來說,完全合理,而且有其必要性,鬆的目的是提供製作彈性與解讀空間。「鬆得精準」是這類電影的最高形式,自然也限制了品讀人口。國內外追求此類製作模式的電影人很多,但是能夠得到重要國際影展認同的仍是少數,能夠被商業發行市場接受的趨近於零。這類電影通常只能經營分眾市場,無法經由發行達成損益平衡,卻因其高度藝術價值,應該得到官方或是非營利文化推廣組織的資金贊助。「情調」實際指得是「感覺」,「結構」指得是「劇情」,從創作的角度來看,沒有優缺可言,完全是一種選擇,從製作實務來看,「劇情」比「感覺」的投資風險低。

「民族性和生存條件決定產業的特色」。二十年前一位國內留美專攻光化學的研究員與我分享他對於台灣科技發展前途的看法,在結論時他提出了前述觀點。二十年後他成為台灣材料技術開發的重要推手,具備國際影響力,因為他持續在自己的個性和特色上延伸研究觸角,終於開花結果。他的觀點,換成民間說法就是「個性和條件決定人生」。因此在從事電影相關工作時,除了觀摩學習外來經驗外,同時不忘經由了解自己的強弱,進而掌握「適合台灣製作的電影」,走自己的路,前一陣子許多人談論的藍海策略,其實也就是這個道理。

在我的觀察中發現,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拍電影這件事上,能夠像台灣人這樣前仆後繼,沈溺在近乎革命式和宗教性的熱忱中。現象的原因非本文要探討,但是產生的影響,卻和台灣電影製作緊緊扣合,不能不注意。台灣電影創作者的意志力展現,化不可能為神奇的魔力,其實和台灣中小企業創業打拼的性格一脈相承,「非拍不可」的氣勢,跟當年用007手提箱裝著貨樣到世界各地找訂單的創業家們比,毫不遜色。這種離鄉背井不服輸的「老二精神」,或許無法為外人理解,但是將繼續引領台灣電影。「對的故事+意志力﹦發行必勝條件」。更重要的是,請官方決策者注意培養新人對於台灣電影發展的關鍵性,明確分配預算維持新人編寫劇本與拍片的比例。

對於電影,台灣人一面展現極大的包容力,同時又清楚地意識主體性。前者從電影觀賞選擇的多元風貌可見,後者則呈現在近年一般觀眾力挺貼近本土故事的潮流上。經過民主程序的政權移轉,讓歷史的解讀,在台灣出現前所未有的豐富性,更貼近本土且無關政治立場的題材,得到觀眾認同。思想管制既然移除,多元劇本題材的出現,更加令人期待,多樣性同樣是台灣電影持續發展的關鍵力量之一。就國內院線發行市場而言,票房數據顯示,有三類電影具備獲得超額利益的可能,分別是好萊塢電影、日本商業電影和掌握本土特色並使用本土語言的國片。國片的興起將形成發行市場板塊的位移,道理很簡單,在餅只有這麼大的情況下,國片的營收將直接衝擊原本主要的市場佔有者,美商發行系統展開國片「接收」或是「收割」的動作勢在必行,將助長國片拍攝與發行的數量。

國片短期製作需求增加的趨勢不可擋,因此對於劇本和編劇在質與量的需求均將明顯增加。如果國內優良劇本參賽的質量與數量,合理反映國內劇本發展現況的話,從連續兩年擔任評審的經驗來看,以下是初步的總合觀察:劇本質量與多樣性亟待改善且專業編劇數量不足。期待國片發行市場的回春現象,能夠吸引更多人力與資源投入劇本開發,也更期待投資人和導演都能更理性和專業地面對劇本,還有編劇。

(本文作者劉嘉明先生,受新聞、電影製作及企業管理教育,從事電影相關工作20餘年。曾任大學講師、編劇、導演、電影台節目總監,電影行銷總監等。目前為佳映娛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經營電影發行、製作與國際銷售業務,並擔任台北市電影委員會委員及台北市片商公會理事。本文轉載自劇本獎特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