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

2007.11.9上映【權力風暴】預告欣賞 :



權力風暴 / Lions for Lambs


★湯姆克魯斯+梅莉史翠普+勞勃瑞福★
★今秋黃金卡司話題鉅片,強勢問鼎奧斯卡最佳影片★


導演: 【凡夫俗子】【間諜遊戲】勞勃瑞福
演員: 【世界大戰】湯姆克魯斯、【穿著PRADA的惡魔】梅莉史翠普、【虎豹小霸王】勞勃瑞福
官方網站: http://www.lionsforlambsmovie.com/
上映日期: 2007.11.09(五)早場起 與全美同步上映



兩名志願前往伊拉克作戰的大學生,身陷中東戰場,為國家與理念奉獻的年輕戰士,命在旦夕,卻淪為政客及媒體操弄的對象。政治當前的權力風暴,真相何在?誰是真正的操盤手?赤裸揭露政治及媒體假面,機鋒算盡的精彩對白,迫在眉睫的命懸前線,空前絕後的黃金卡司,集合湯姆克魯斯梅莉史翠普和勞勃瑞福三大巨星,【權力風暴】強勢問鼎奧斯卡,保證令觀眾震撼的年度話題鉅片。

【權力風暴】由集合金獎影帝影后湯姆克魯斯梅莉史翠普和勞勃瑞福,三大影壇巨星空前合作,不僅是金獎導演勞勃瑞福暌違影年7年再執導筒,同時是湯姆克魯斯轉投聯美片廠的創業鉅作。政治、媒體與教育三股力量在當代最重要的國際議題上交鋒,導演勞勃瑞福赤裸裸地呈現政客操弄媒體及青年的處心積慮,不僅三大巨星飆戲精采,對白機鋒盡露,導演更希望透過兩名熱血青年上前線作戰,讓觀眾能更深刻去思考當前的處境。三股勢力纏鬥不休,喜歡【天人交戰】的觀眾保證大呼過癮。

【權力風暴】劇情描述兩名毅然決定參與對伊戰爭的大學畢業生,他們投筆從戎的舉動淪為政客操弄的目標:眼看對伊戰爭長達4年未見突破,湯姆克魯斯飾演的共和黨參議員賈斯柏,延請梅莉史翠普飾演的知名記者珍寧羅斯,為更激進的「新戰略」背書;同時,勞勃瑞福飾演兩名年青人的大學教授史蒂芬莫利博士,民主派的他積極尋求救援,但他反戰的理念卻受到嚴重考驗。當年青人在前線出生入死時,珍寧羅斯的報導將對他們的命運投下震撼彈。

賣座巨星湯姆克魯斯全新力作,集合金獎得主勞勃瑞福與影后梅莉史翠普的【權力風暴】,台灣檔期定於11月9日週五早場起與全美同步上映。
 


故事簡介

何謂風險?何謂勇氣?何謂約定?我們的媒體、政客與青年又該抱持著何種立場?奧斯卡金像獎導演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暌違導演筒七年,推出震撼人心的新片【權力風暴】,並以令人動容的方式,對於當前的美國生活,提出幾個重大問題。

本片設定在真實的時間背景,以同一天發生而且秘而不宣的三個事件,連結不同故事點--揭露出一名野心勃勃的權力政客在華盛頓的大膽決策;一名記者在強大壓力下,對一條大新聞的鍥而不捨;以及兩名勇敢的士兵銜命執行危險的機密任務,他們的舉動皆與一名年輕人產生關連,而這名年輕人正即將領會自由、信仰與承諾的真正力量。

【權力風暴】製作本事
關於製作
「如果這只是一部關於戰爭的影片,我也許不會深受吸引,因為我很清楚戰爭這主題長久以來,已有許多不同的表現手法。相反地,【權力風暴】讓我感興趣的主因,是這部影片使用戰爭作為三段個人故事的催化劑,這三則故事攸關的主題更加吸引我,也就是媒體、教育、政治與青年在美國扮演的角色。戰爭能讓這些故事以戲劇化的方式產生交集,並驅使觀眾思考我們現在的處境,這點使我為之著迷。」
~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



本片故事發生在三個同樣緊繃與暗潮洶湧的場合,每個都冒著極大的個人風險。在國會辦公室裡,打算參選總統的參議員賈斯伯艾文(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飾)即將要向一位打算尋根究底的電視記者(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飾),透露一則震撼的新戰爭策略消息,兩人展開一場激烈的貓與老鼠遊戲,以機智、魅力與迂迴手法相互角力;在西海岸大學中,一位曾滿懷抱負的教授--莫利博士(勞勃瑞福飾)與一位享有特權卻玩世不恭的學生(安德魯加菲爾Andrew Garfield飾),為了是否需要開戰,以及這位學生是否該運用自己的潛能而起衝突;同時,在地球的另一端,阿富汗戰爭打得如火如荼,兩位莫利博士的前學生亞瑞安(德瑞克路克Derek Luke飾)與 恩尼斯(麥可貝納Michael Peña飾),藉著純然的生存之戰,赤裸裸揭露出恩師與政客辯證與爭執的真面目,而令人揪心的結果,也將糾纏著他們的餘生。

導演勞勃瑞福強調,【權力風暴】巧妙地橫跨當前的事件,以感人的主題挖掘出更深層的意涵,而本片絕對不是一部戰爭劇情片,它更接近一部人性劇情片,大膽地讓觀眾去發問、質疑與感受--並促使他們更徹底地參與自身與國家的命運。「故事最後,由這三段故事所引發的問題,將反拋向觀眾:你會怎麼做?你的感受如何?片中將不斷回歸到這樣的質疑。」勞勃瑞福解釋道。

【權力風暴】由勞勃瑞福執導,編劇為馬修卡納漢(Matthew Carnahan,【反恐戰場】)。本片的製片群包括勞勃瑞福、崔西法可(Tracy Falco)與安德魯霍普曼(Andrew Hauptman)。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寶拉華格納(Paula Wagner)與丹尼爾路彼(Daniel Lupi)擔任執行製片。本片重量級的幕後劇組人員包括奧斯卡金像獎攝影師菲利浦盧瑟羅(Philippe Rousselot,【勇敢復仇人】、【大河戀】)、兩屆奧斯卡金像獎剪輯喬哈特辛(Joe Hutshing,【成名在望】、【征服情海】)、兩度提名奧斯卡的美術設計柬羅夫(Jan Roelfs,【世貿中心】)、服裝設計瑪莉索佛(Mary Zophres,【老人無國度】)與曾提名奧斯卡的配樂家馬克伊夏(Mark Isham,【衝擊之路】、【大河戀】)。



六個人、一個國家與十字路口:勞勃瑞福談【權力風暴】

勞勃瑞福向來都對探討有關美國生活的情感故事素材深感興趣,以及大眾在美國這個年輕的民主國家內,對重大議題的投入與影響。也就是這樣的思路,貫穿了他多元的演藝事業--從銀幕上的巨星、導演到獨立製片運動的翹楚--也引領他拍攝這部由年輕且鮮為人知的編劇馬修卡納漢所寫的【權力風暴】。

儘管距離他上次導片的時間已相隔七年,當劇本在他的書桌前攤開時,馬上就觸動了他的神經,瑞福認為這是一項必備的準則。「它就這麼令人意外地出現。」瑞福談到卡納漢的劇本。「我對它感到很驚訝,是因為它是如此政治,而且現在拍片總有許多商業風險的考量,所以似乎只拍安全的影片。那些本質上更加冒險,會讓你思考或遲疑的影片,總是很難付諸實行。但是,這些才是我一直喜歡拍的片。」

身為一位導演,瑞福先前已經在奧斯卡得獎片【凡夫俗子】中探討存在於美國家庭中的騷動;也在【益智遊戲】討論過我們電視文化中的誘惑力 ;以及在【荳田戰役】、【大河戀】與【輕聲細語】等片中闡述大地、自然與美國人的息息相關。他成立的日舞協會、日舞影展與日舞頻道,都對美國電影工業留下不可抹滅的影響,培育出新一代年輕影人,鼓勵他們拍出無畏與耳目一新的故事。



風險性絕對無法讓瑞福卻步。就算有風險,它也會成為靈感來源。但是【權力風暴】對瑞福而言,不只是冒風險而已,同時也是個契機,激起不曾在電影娛樂中觸及如此重大議題的年輕觀眾,對於片中與大學生同齡的角色思考、辯論甚至群起效尤。「我希望這部電影能夠激發觀眾深思我們在國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我們如何擁有今日的成就。」瑞福說道。「對我而言,這不只是一則關注今日議題的故事,實際上是這些議題背後更深層的因素,以及一般人如何被這些議題所影響。我認為這部片談論到個人的責任、年輕人在打造未來時扮演的角色,以及我們做出的生活選擇,試著讓世界更美好。」

瑞福對於片中緊張的敘事手法與大量的藝術挑戰感到躍躍欲試。「我對於呈現史實的政治片不敢興趣,故事一定要以人物角色為中心,就像【大陰謀】這部片。我喜歡【權力風暴】的一點就是三則故事中的每人都有各自的利益盤算--以致於有時他們無法和平共處。」他說道。「這三則故事中,有兩則發生在辦公室裡--其中的挑戰就是你該如何讓它更有戲劇性、更像電影?每次只要思考到這一點,它就變得更具挑戰性,也更吸引我接受挑戰。」

瑞福的電影作品總是圍繞在最根本、有時甚至富有平民主義的美國主題,大部分是因為他對他深愛的祖國懷有強烈的情感,這一點在【權力風暴】中清晰可見。「這故事對我而言,具有一種憂傷的情懷。」瑞福說道。「如果你愛這個國家,並且在民主與言論自由的理想下成長,如今你看到這些價值被蹂躪,怎麼可能不因此感到悲傷?」



但他也補充道:「但我不想拍出一部像宣導片的作品。社會上有許多不同的看法,而你必須尊敬各種意見。我想讓觀眾對每則故事做出他們自主的回應。」

最後同時也是讓瑞福無法抗拒的一點,就是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表態想參與本片--不只是接演能言善道且慷慨激昂的艾文參議員一角,還要與他的拍檔寶拉華格納擔任執行製片,這也是「聯美」(United Artists)公司重組後的首支作品;另外,梅莉史翠普也拿到了本片的劇本。

「我不認為這部影片沒有湯姆還拍得下去。」瑞福說道。「湯姆飾演參議員的點子是如此獨特而且吸引人,讓我非常感興趣。然後我打電話給梅莉說:『我對這部片有興趣,妳呢?』她說:『如果你要拍,我就加入。』而這一切便是如此迅速地搞定。」

事實上,梅莉史翠普早在這劇本獲得瑞福的認可前,便已細讀過。這故事題材中一股純然的迫切性深深攫住她的心,且揮之不去。「這是則關於做出正確決定的故事,但同樣道出,不做出任何決定其實也很容易。」她說道。「本片告訴你,如果你什麼都不做、不捍衛自己的立場、放任每件事情瀕臨危險的邊緣,那麼你的想法與感受都不再重要。」

對於湯姆克魯斯而言,【權力風暴】故事中的無所畏懼與出其不意,正是他與寶拉華格納希望為嶄新的聯美公司打下基礎的試金石。聯美最初成立於1919年,讓許多好萊塢的頂尖藝人都能享有工作的創意控制權。



湯姆克魯斯表示:「我認為劇本強而有力,故事亦然。這是部讓嶄新的聯美公司大張旗鼓的佳片,尤其還有勞勃瑞福的加持,他是一位真正不隨波逐流的導演,並且以他在獨立製片運動獲得的成功,改變並定義現代的電影藝術。他同時也是位優異的敘事者,我一直夢想著能與他共事。」

克魯斯也同樣強烈地感受到這則故事有極大的潛能,能刺激並啟發觀眾,不像許多驚悚片與動作片,只對當今的議題點到為止而已。「我從不曾將本片視為戰爭片。」他解釋道。「我也認為這是部絕對會讓人注意其中對話的影片,同時它也將挑戰部分觀眾的思維,無論他們的觀點是什麼。片中的主題是不受時間影響的,它攸關我們國家的基礎--言論自由與思想的自由--但它也樂見觀眾以他們的角度解讀這些事件。即使在拍片期間,其中的每個人,從勞勃到劇組人員發現自己時常不自主地對這些主題做出複雜的討論。所以我將本片視為是一部很有看頭的娛樂片,也因它喚起的感同身受感到興奮。」



不再逃避:馬修卡納漢談【權力風暴】創作靈感

【權力風暴】的靈感最初來自於一次不經意的遙控器轉台。年輕編劇馬修卡納漢在某晚悠閒地看著電視,他本來想從關於伊拉克的電視新聞,轉到運動頻道…接著思考「為什麼」。為什麼當許多人表達對國家方向的關心時,我們卻寧願逃避?為什麼我們不願意直接、熱切地正視與討論這些問題?並且喚起心中對於思想自由的熱情與情感,甚至願意為了理想而犧牲?

「我就像被磚頭當頭敲醒一樣,我不關心發生在我周遭世界的事情,也不在意我的同胞正在奉獻他們的生命,我們大部分的人生活在舒適的表象之下,卻對背後發生的事實漠不關心。所以我坐下並就個人奉獻的概念著手寫作--它是什麼、來自何處與它能做什麼?」卡納漢解釋道。

剛開始,卡納漢只打算寫一齣舞台劇,但是接下來他意識到這則故事也許應該發展成電影,一部打破當前所有對白禁忌的影片,尤其是在一堆使人麻木的動作片中,充斥著許多一閃而逝對白的年代。他想要逆勢而行,並直覺到有許多年輕人一定也渴望做與他相同的事情。

「這些都是沈重的主題,如果不用細節說明,便無法公正地討論。」卡納漢表示。「我認為要述說這則故事,重要的是要把這些乾淨、安全的辦公空間與荒涼的阿富汗山脊區並列做對比。在辦公空間裡,人們做的事情不過是談話,就算是非常重要的談話,仍然只是彼此交談的動作而已,但是在阿富汗,人命卻是岌岌可危。」



卡納漢將他探討人面對非常時刻的態度,分成四個主要的領域--政客、媒體、自願從軍者與享有特權的高學歷青年。電影中的角色也於焉誕生:兩名出身貧窮、專心致志的年輕士兵、迫不及待想報效國家;一名野心勃勃的政客,以狂熱與秘密任務追求他真正的信仰;一名極具影響力的記者,身處於一個媒體已經變成政治工具的世界中,不確定感與日俱增;一名歷經風霜但仍具理想性的教授,他對世界所懷抱的最大希望,就是能夠能對他的學生造成持續性的影響力;以及一位聰明自大的年輕大學生,他一生中未曾真正採取行動,但他卻擁有極大的潛力,做出重大的改變。

卡納漢接著將故事設定在某個特定而不凡的一天,讓他們與彼此的命運緊緊相扣。「我真的很想讓觀眾有這種感覺,【權力風暴】的事件很可能在此時此刻發生。」他解釋道。「因為這些事情很可能就在任何奇特的星期三,當多數人與同事交談時,在國內或是世界上同步上演著。」

卡納漢最近也為秋季上檔、以沙烏地阿拉伯為背景的動作驚悚片【反恐戰場】撰寫劇本,當他完成【權力風暴】劇本時,他向製片崔西法可開玩笑道,也許他應該寄給勞勃瑞福。當他的玩笑話被認真看待、甚至成真時,他簡直不敢相信。「他的名字被提到後,這點子就在我們腦海中揮之不去,然後我們開始想:嘿,也許這點子沒那麼荒謬。」卡納漢回憶道。「我與勞勃在九月時首次討論這件事情,幾個月後,我們就開始拍片。他為本片帶來的精力與熱忱,真的是太驚人了。」

製片法可在卡納漢受邀改編BBC影集【政客之死】的第四季節目時,便認識他,法可要卡納漢讓她過目任何一個他手頭上已經寫好的劇本。卡納漢交給她【權力風暴】,卻不確定她的反應會如何。

對法可而言,她的反應強烈而且立即:「我認為這不像任何我讀過的劇本。」她說道。「它的內容牽涉到我們正在討論的事件,也攸關我們所有人生活中正在發生的重大議題。我認為還不曾有人像他一樣,為當前的事件與政治局面,導入如此深入與個人的敘事手法。」



法可繼續表示:「比政治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也談論我們的冷漠、注意力的轉移,以及所有我們不想關注當前事件的原因。我想這點是讓湯姆克魯斯、梅莉史翠普與勞勃瑞福願意參與本片的終極理由。有意思的是,片中的每個角色都試著想啟發另一人。艾文參議員試著想要驅使珍寧寫出政治正確的新聞,因為他相信美國需要一場勝利;恩尼斯與亞卓恩則是激勵彼此,因為他們來自東洛杉磯,並且達成許多人不認為他們能得到的成就;莫利博士則試著要啟發陶德選擇更好的道路,所以陶德才能以他的行動與人生,啟發未來的新世代。所以我認定全片講的就是啟發,也在於做決定並行動,而不是坐視不管,並等待其他人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但是法可也瞭解,為了跟上片中切合時勢的主題,必須加快腳步、馬上拍攝。 「我們知道我們必須立即拍這部電影,才能與當前的局勢齊步並進。」她解釋道。「我們從沒想到我們可以邀來勞勃瑞福,但馬修與我在芝加哥與他碰面,接著有一場愉快的會談--我們聊政治、藝術與人生,聊得正盡興,突然他就答應我們了。我們當時得踢自己,確定這不是一場夢。」

這的確不是夢,接下來有更多的大牌影星繼續加入,而這個名符其實、星光熠熠的演出陣容,很快便攜手投入本片拍攝工作。



記者與參議員:梅莉史翠普與湯姆克魯斯華盛頓鬥智

領銜主演【權力風暴】的是兩位當今最受歡迎與推崇的銀幕巨星--梅莉史翠普與湯姆克魯斯--他們從未在銀幕上同台演出。他們具體呈現電視記者珍寧羅斯與美國參議員賈斯伯艾文角色,兩人有一場簡短卻有潛力改變世界的會談,他們象徵著我們時代其中一種最劇烈與嚴重的拉鋸戰--也就是媒體自由與政治權力的對抗,兩人將這場對抗以真實的人物凸顯出來。

史翠普飾演的珍寧羅斯抵達艾文參議員的辦公室時,不確定他的意圖。數年前,她寫的一篇文章幫助當時這位年輕、富野心的政客,成為他所屬政黨的救星,也讓他擁有今日的地位,他自那時起便對她心懷感激。現在,他希望她能幫忙寫一篇報導,他要透露的內容,無論是「對恐怖主義宣戰」或是他自己想競選總統的抱負,都會投下極大的震撼彈。只是這一回,珍寧已經看清媒體如何被政治權謀操弄,她可不會輕易動搖。

史翠普是兩屆奧斯卡金像獎得主以及入圍金像獎的常客,她曾有許多機會與當前最頂尖的編劇與導演工作,但是業界新手馬修卡納漢的劇本,吸引她接拍【權力風暴】,甚至是在她知道勞勃瑞福也加入之前。「我認為馬修對於高明並且具侵略性的對話,有很好的敏銳度。在某種程度上,他很像劇作家大衛馬密(David Mamet),但是他並不是。他的劇本截然不同、很有自己的想法,而這一點相當不常見。」她觀察道。「我認為這部劇本就像一齣傑出的舞台劇,直接又充滿能量。它對重要的議題展現強而有力的見解,同時又有情感的撞擊,讓你聯想到你最關心的人。」

史翠普繼續表示:「我對它感興趣的主因,是它與奉獻、參與和個人責任有關-那種我就是我兄弟的守護者之概念。它也提出民主制度下的每一位公民,到底該負什麼責任?以及那責任實際上到底有多困難?」

她對珍寧羅斯面對的道德兩難備感著迷:該不該隨一位政客起舞?他想利用她,小心地 “推銷”一條關於他與致命軍事行動的新聞。史翠普馬上便瞭解到,在這樣令人心動卻又危險的狀況中,珍寧在思索過程中將不斷陷入掙扎。「她是位有名望的五十歲女性,並負有養家的責任,而她知道如果她被開除,不會再有人想雇用她。」史翠普解釋道。「所以有許多事情也許會成為她想暢所欲言的障礙。」



史翠普同樣也很清楚,珍寧羅斯知道,媒體在一個民主社會中,如果不願冒著一切風險,去追求完整真相,可能會有什麼後果。「我們仰賴自由的媒體,提供我們正確的資訊,才能做出非常感情化的決定。」她指出道。

她形容自己是「新聞狂」,史翠普表示她一直都很嚮往女性新聞從業者的生活。「克莉絲汀亞曼普爾(Christian Amanpour)是我的偶像。」她說道。「我真的很崇敬深入前線,並帶給我們新聞的人--不管如何都不會被情感左右判斷的人,但是這樣的女性不想讓外人知道,其實是不易察覺的苦衷,這也是我非常想詮釋這角色的原因。」

史翠普演出時,為這角色增添許多細微的表情與動作,透露出珍寧羅斯冷靜外表下的暗潮洶湧。她最享受的一段演出,便是得火力全開,與湯姆克魯斯這位聰明的參議員展開鬥智。「我想賦予角色一種跳舞的智慧--你永遠無法確定,到底是她還是參議員在帶舞。」史翠普表示道。「珍寧有種微妙的盤算,她希望由她主控全局,卻不想看起來是如此。對她而言,就是能在不需與對方強碰的狀況下,得到隱藏的答案。」

某次在片場時,史翠普因湯姆克魯斯犀利又咄咄逼人的演出,獲得更多的靈感。「他讓我聯想到桑托倫(Rick Santorum)與約翰艾德華(John Edwards)參議員的合體。」她觀察道。「湯姆呈現強烈的說服力,讓你覺得他真的具備領導他所屬政黨的實力。我們的對手戲就像一場戰爭,不斷你來我往攻防,還有兩段動機充分的辯論。珍寧的工作,便是隱藏她的感受得到新聞,而參議員的工作就是要小心收放他的自我,只呈現出他想讓人知道的一面,這點非常有趣。」



上回史翠普與勞勃瑞福合作拍片,是備受好評的經典片【遠離非洲】,他們那時起便培養出的深厚友誼,便是建立在他們彼此對電影環境的熱愛。這一回,拍瑞福所執導的片,就是最好的證明。「當時他是如此大牌的電影巨星,而我呢,我也不知道,大概有點怕他吧!」她坦承道。「但我現在看待彼此都是資深影人。身為導演,他對片中主題是如此睿智且博學多聞,我完全地信賴他。本片一點也不像他過去處理過的題材,但他總是如此忠於主題。我很驚奇地看到他將這三則故事合而為一,以及他賦予的能量、沈痛與尖銳。」

瑞福很興奮能以導演身份,與這位好友共事,他表示唯一的遺憾就是兩人沒有對手戲。「能在本片中以演員身份與她合作該有多好,因為我真的很喜愛那段昔日經驗,但這次是完全不同的合作關係。」他說道。「好消息就是,在執導她入戲時,我們兩人間早已存在著過去合作時便培養的信賴感。」

他繼續說道:「我們的合作相當愉快,因為她是如此慧黠,而我鼓勵她展現任何她想要的即興演出,所以這真的是一場樂趣。」

湯姆克魯斯詮釋鷹派參議員艾文
如果史翠普像陰極,由湯姆克魯斯詮釋、具有強烈壓迫感與充滿意識型態的艾文參議員,便像陽極。從一開始,瑞福便對克魯斯這精準的選角,感到非常興奮,因為他知道這角色並非純粹的黑或白,而是巧妙地遊走在兩者之間。克魯斯也賦予角色他與生俱來的混合特質--智慧、魅力、說服力,更別提他的百萬迷人微笑--瑞福很容易便能使觀眾信服,這位候選人的確有本事迅速地獲取政治權力。

「要讓參議員成為老謀深算的反派其實很容易,但這會成為一場災難。他得有正當的觀點,而這得可靠地建立。」瑞福指出。「我認為湯姆最有意思的一點,就是他具備無疑的情感張力與高能量的精力,加深這角色是真正信仰他正在做的事情的可信度,同時也有他個人的利益考量。」

湯姆克魯斯是舉世皆知的票房巨星,但他也以接拍令人意想不到並充滿難度的角色,建立起自己的名聲。他曾以多元的演技三度提名奧斯卡金像獎: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七月四日誕生】中癱瘓的越戰老兵;卡麥隆克洛(Cameron Crowe)執導的【征服情海】中,陷入道德危機的運動經理人;以及保羅湯瑪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心靈角落】中的約會大師。即便如此,參議員賈斯伯艾文的角色,將克魯斯帶領到他未曾到達的境地。

詮釋艾文一角時,他想呈現出一位擁有堅定個人信念,不惜拿美國人民生命冒險的人。「這對演員是項艱鉅的挑戰,也不像任何我曾詮釋過的角色。」克魯斯解釋道。「賈斯伯艾文對政府與軍事都具備廣泛的知識,而他真心認為這才是有用的最佳方式。我不能只把他當成一個角色演出,事實上,我認為我必須成為這傢伙,瞭解他的所知,由裡到外徹底地看清他。我得實際去研究與研讀這個角色。」

艾文為加強軍事侵略慷慨激辯,為了挖掘出背後的道理,克魯斯埋頭投入密集的苦讀與學習。「我花了許多時間研究現代政府、保守思想沿革與當前的國際事務。」他表示道。「我得藉著鑽研他的學識而成為艾文。我也有幸能與居於高位並且熟悉這些事務的人深談過,他們相當開放並且願意與我分享他們的觀點。」

他也得找出最有力道的方式與梅莉史翠普的記者角色互動--必須在百平方呎的辦公室空間裡,擦出具高度娛樂效果的火花。「我迫不及待與她演出這些情節,呈現這個智力與巧勁的有趣遊戲。」克魯斯坦言道。「所有能對一位藝人的讚美之詞,都用在梅莉的身上了,而我認為它們完全屬實。她是位極有能量的女性,也是位大方地令人不敢置信的演員。能與她合作真像一場美夢。」

克魯斯認為,他們兩人對手戲的重點,就是要讓觀眾感受到兩人間竄流的緊張。「參議員與梅莉角色間的張力非常讓人興奮,因為你在不同衝突的意見中來回衝撞,這場智力的迂迴戰相當負挑戰性,而對演員則是極大的樂趣。」他說道。

拍片過程中,克魯斯也發現勞勃瑞福的導戲風格是不可或缺的。「他的作品永遠以人物角色為主軸,但他也很注重故事與結構,所以你看到的成品不只很具可靠性,還富有戲劇與緊張效果。」湯姆克魯斯說道。「能與他工作使我倍感榮耀。」

孤獨的鬥士-勞勃瑞福飾演教授莫利博士
珍寧羅斯與艾文參議員在華盛頓你來我往之際,另外一種戰爭則在另一岸的大學教授辦公室中開打。這裡的情節也是【權力風暴】全片的核心,歷史老師莫利博士與一位學生,就他們認為改變得付出什麼代價展開激辯,而他得弄清楚背後的原因,並付諸行動。

從他剛開始讀【權力風暴】劇本的第一刻起,瑞福便能想像自己飾演莫利博士,部分原因是他總是對教育者與教育感到著迷,也想提供新世代一個被聽到的機會-這也是瑞福成立日舞影展的原因之一。

他發現莫利就像即將絕種的悲劇人物,一個孤獨的鬥士,這點也很感動他。「他已經過著風燭殘年般的人生。」瑞福說道。「這位老師深信教育扮演著民主力量與成長的重要工具,但他也眼睜睜看著他畢生推動的信念即將煙消雲散。陶德這位學生,便象徵著他的憂慮。他有極大潛力,卻將潛力浪費在快意人生上。對於莫利而言,這幾乎是他的孤注一擲,逼這孩子正視自己的選擇。」

莫利與陶德的對話是片中最重要而且最發人省思的主題。「莫利博士多年來已看過太多年輕人在冷漠與憤世嫉俗間游移,這些孩子總說著,為什麼我要參與,為什麼我不該尋求更容易、美好的人生?他們認為參與這破敗的體制,是很荒謬的事情。莫利眼中的陶德,絕對具備能隨心所欲生活的條件,但他也是能夠站出來並且做出更具風險行為之人。」

陶德這位閒散卻有優渥條件的學生,剛開始還試著躲避莫利博士,後來卻開始敞開心房,而瑞福拉拔一位令人期待的新人安德魯加菲爾出任這角色。他是一位擁有美國籍父親的英國舞台劇演員,他另外也演出今年秋季檔電影【The Other Boleyn Girl】。「他是個新面孔,但非常有才華。」崔西法可說道。「我們為這角色與每位十八到三十歲間的年輕演員碰面,而我們都認為找到了這工作最佳的絕對人選。」

瑞福指出,加菲爾的出線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他來自英國,而且不曾有過美國大學生的經驗。「他不是美國人,所以情況對他不是很樂觀,但是他很伶俐、聰明,所以我真心認為他正是最適合與我的角色抗爭的人。」導演解釋道。「他是我們挖掘出的好人才,而且以個人層面來看,和他工作充滿樂趣。」

姑且不論他的背景,加菲爾立即便徹底摸清他的角色。「陶德基本上超級聰明而且超級懶惰。」這位年輕演員評論道。「他的表達能力好、世故而且有許多潛能,但他喜歡愜意的生活--女孩、死黨還有找樂子。這也是許多與他同齡的孩子做的事情,因為即使世界現在一團糟,我認為要反抗現狀是非常困難的。」

即使瞭解陶德這角色,也不表示詮釋他是容易的。「我真的發覺很不易。」加菲爾坦承道。「為了要看穿那種冷漠感的背後真相,我得完全違背我的本能行事。」

 但是莫利博士質疑陶德時,兩人間機智又緊繃的來回對話,讓加菲爾大呼過癮-隨之又有一段精彩非凡的對話,談論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物。「陶德其實被莫利博士所言深深撼動。」他觀察道。「他面臨巨大的挑戰,因為對方直搗進他的靈魂深處並說:『看,你做的事情都在浪費你的天賦與先天條件。』而他被迫以比過去更具深度的方式檢視自己。我認為一扇門早就為陶德開啟,但他寧願選擇關上,因為他知道一旦門打開之後,他就會被迫要堅定他的立場。」

接下該角色時,加菲爾得面對令人聞知卻步的局面,也就是在他第一個主要銀幕角色時,便得與勞勃瑞福同台,並且接受他的指導拍片。「剛開始,那就像一把雙刃劍,兩邊情勢都很不利。」這位演員承認道。「一方面,它是最刺激的一件事;另一方面,它也是最讓人皮皮剉的事情!我花了三到四天時間,才完全相信有這一回事。一切看起來就像幻想。但是當我遇見他時,他隨即便轉變為一位有血有肉的人。身為這樣一位神奇的銀幕傳奇人物,他一點也不矯揉造作。就像與一位極佳的演員共事,卻沒有自負橫亙在我們之間。他在演戲時非常、非常活潑,當他在導片時,他則極度的沈著、安靜與慷慨。」

他們兩人都有個艱鉅的任務,就是得保持長時間旗鼓相當的氣勢,儘管其中一人在爭吵時,因逐漸高張的緊繃感與薪火相傳的義務感作祟,顯得咄咄逼人,他們兩人都必須在銀幕上顯得有活力與充滿生氣。「我們討論了許多方法,該如何使情節更流暢而且感人。」加菲爾解釋道。「這些情節無疑地相當富有挑戰性,因為它們本質上非常靜態,而且它們又相當沈重與嚴肅,所以我們總是盡可能試著注入任何輕快感與精力。」

最後,加菲爾認為,在莫利博士辦公室的短時間中發生的事情,將會以陶德未曾想像過的方式,徹底反射在他的人生中。「莫利其實是在灑下種子。」加菲爾總結道。「他說持續觀察、持續看報、持續憤怒,並持續置身其中。他不給陶德任何簡單輕鬆的答案,他要說的是,別忘記了你能以自己的方式發揮潛能。」

山脊上的兩名士兵:德瑞克路克與麥可貝納在阿富汗的生存之戰
【權力風暴】多條故事線在此交織出最令人心碎的高潮,兩位年輕、願意無私奉獻自我的年輕士兵與好友,遠離片中猛烈的對話,在遠方一處山脈上,為生存而苦戰。亞瑞安與恩尼斯,曾是莫利博士傑出的學生,被派往執行一項秘密任務,目的是為了扭轉中亞的戰爭局勢,他們準備好為了他們的國家與彼此犧牲一切。他們的英勇的行為與氣概,揭開了那些擁有位居高位的人心中,不可避免的人性面掙扎。

為亞瑞安與恩尼斯選角時,勞勃瑞福希望能找到的演員,必須熟悉並瞭解這兩位年輕人的出身,以及他們是如何拼命地去達成人生的夢想。「他必須去感受他們想藉著成就擺脫的困苦生長環境。」導演表示。「在他們學業上的表現與世故之外,還是具有部分來自貧民區的好戰態度。」

因此導演選擇德瑞克路克與麥可貝納,兩位剛崛起的新星,而且都擁有貧困的成長背景,並且具備相當好的演技,呈現可怕的困境中,一段獨一無二的友誼。「德瑞克與麥可最讓我覺得有意思的一點,便是他們的情感深度。」瑞福說道。「他們都是堅強的個體,而且他們也都具備真實的個人尊嚴與重要的人道精神。」

德瑞克路克的銀幕處女作是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執導的【衝出逆境】,他以此片獲獎後聲名大噪,並成為大銀幕上的常客,他最近的作品是菲利普諾伊斯(Phillip Noyce)的政治驚悚片【恐怖攻擊】。

當路克閱讀【權力風暴】劇本時,他馬上便為之著迷,因為這個角色能喚起他個人層面相當的共鳴。「飾演亞瑞安時,我來自貧困地方、並渴求改變的自身經驗便派得上用場。我已經很清楚努力工作試著達到某種成就,讓現實接近理想的感覺。」他說道。

他也感覺到他正在讀一篇有別於其他好萊塢電影的獨特故事。「我認為它真的非常不同。」路克說道。「我最喜歡的一點,就是你能從許多截然不同的觀點看待現實--從一名政客、一名記者、一名學生與兩名士兵--而他們每人各自在捍衛自由的概念中,扮演不同角色。」

最重要的是,路克想更深入瞭解為何亞瑞安在人生中,做出嚴苛的抉擇。「我想弄清楚,為何一位來自困苦背景的年輕人,努力進入一間好學校後,卻又選擇上戰場。」他解釋道。「我認為亞瑞安發現,在這間聲譽卓著的名校中,許多孩子擁有大好機會,但他們基本上卻放任機會溜走。最後,我相信亞瑞安意識到他看到了更大的目標,然後他決定付諸行動。」

路克也感到莫利教授對亞瑞安有極為深刻的影響,即使他並不是莫利所預期的對象。「我相信話語是一種媒介手段,並且具有許多份量,有時候當你對某人說了正確的話語,就會照亮那個人的人生。」他說道。「我相信這正是莫利博士對亞瑞安做的。他灌輸亞瑞安的概念,就是他有責任試著幫助世界,於是亞瑞安便以他自己的方式接收這些概念。」

路克繼續說道:「那就是亞瑞安被啟發的方式,也是啟發我接下這角色的原因--莫利博士重大的挑戰就是讓這個世代,不只是妥協、不只是沈睡,而是真正的清醒並且貢獻。」

除了他心理的準備,路可也接受武器與戰鬥訓練,並且必須達成一位菁英士兵的最佳體態,才能背負亞瑞安在阿富汗山區中所攜、重達四十磅的軍力配備。這次經驗相當具有啟迪性。「經過幾天叢林訓練後,感覺外在的世界似乎已經不再存在了。」路克回想道。「存在的只有兄弟情誼,在我左右的弟兄,我真的感覺到身為一位士兵,所具有的榮譽、使命與犧牲感。」這次的訓練也拉近他與麥可貝納的情誼,兩人飾演好友與軍中的同袍。「我們之間發現許多弟兄的忠誠感和相似性。」路克說道。「我們接演這部片,都渴望能有說服力,銀幕上也反映出這樣可信的情誼。」

然而沒有一樣訓練,能讓路克事先準備好面對在真實、冷冽刺骨的雪地中,實際拍攝的長期、情緒化挑戰。「我們在早期時曾用保麗龍雪做測試,但是我們到片場後決定真雪的效果會更好。」路克回想道。「我得說在那樣的情況下工作,埋在雪中、雙腳受限,真正地讓我知道身處這樣情況的亞瑞安,有什麼樣的感受。這工作非常艱鉅,但是我很欣賞這個角色以尊嚴面對這種挑戰。」

與德瑞克路克一樣,逐漸打開知名度的演員麥可貝納與他的角色恩尼斯,來自相似的生長背景,自小在貧苦的芝加哥社區成長。近幾年來,他在奧斯卡最佳影片【衝擊效應】、佳評如潮的【火線交錯】、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的【世貿中心】與賣座動作片【狙擊生死線】中的演出,打開知名度。

貝納表示:「我真的很喜歡恩尼斯經歷的旅程,我和他也有許多共通點。我來自的生長環境絕對不是最理想的地方,我也知道必須賣力工作,實現理想的感覺是什麼。我知道那種擁有夢想、卻似乎遙不可及,同時你又希冀它可能會發生的感受。我與這兩人都能有所連結,他們的背景、大學求學過程,以及他們領悟到他們必須真的做些什麼,必須力排眾議,並且參與。」

同樣讓貝納印象深刻的是,劇本中錯綜複雜的架構。「我真心喜愛故事交錯的方式,然後通向相同的尾聲。劇本的敘事方式充滿平衡與一致,我也欣賞它讓你必須擁有一種觀點,去瞭解其他所有人。我認為【衝擊效應】也以相當動人的方式,達到這一點。」

故事中讓貝納感同身受的另一方面,是一位良師能夠對一位年輕人造成饒富興味的影響。「我想接拍本片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記得曾在我求學時,激勵我的人,曾經真正相信我辦得到的人,就像莫利博士這樣的恩師。」他說道,「而我想向他們致敬。」

貝納不僅被劇本本身吸引,當他剛開始聽到合演的演員名單時,他納悶自己是否該捏自己。他回想道:「我問誰要執導這部電影,他們說勞勃瑞福,而我說很好,我又誰會主演這部片,他們說勞勃瑞福,而我感覺更好,然後他們說梅莉史翠普也會拍,還有湯姆克魯斯--我當時的感受就是,你是不是在開我玩笑,感覺太夢幻了。」

這部片是如此吸引人,貝納仍舊得設法領會,當命運之神敲門時、他飾演的恩尼斯自願從軍,背後的情感與哲學意涵。「我認為事實真相就是,恩尼斯與亞瑞安感受到一種對國家的忠心感。」他說道。「而他們真心想改變世界。我認為他們的想法是,如果真有非打不可的戰爭,就讓我們帶著尊嚴去做這件事。讓我們盡可能成為最佳的戰士。對他們而言,並不是真想要去打仗,他們只是想以自己所能做到的最佳方式去幫助世界。」

貝納與德瑞克路克共同為角色進行密集的軍事訓練。但是,就像路克一樣,沒有任何一樣嚴格的訓練或是武器技巧,能幫他準備在雪中所受到的情感煎熬與肉體的痛苦。「我還記得坐在一堆高度到我胸前的融雪中,我當時曾對自己說:『這是為了好的理由,為了好的電影。』」他回想道。

貝納也被他角色的勇氣與命運深深打動--以及它喚起的所有棘手問題。他總結道:「對我而言,其中一段情節的一句話,最能讓你難以忘懷,也就是莫利博士告訴陶德的--『別讓這樣的雄獅由一群羔羊領導。』--這句話真的會緊緊攫住你,並且讓你思考。」

在西米谷環遊世界:拍攝【權力風暴】
儘管【權力風暴】故事發生在美國的兩岸,甚至橫跨到地球另一端的阿富汗,為了迅速地拍攝本片,劇組採取獨立製片的方式,以超級快速的工作行程,在南加州完成全片。

與勞勃瑞福共事的第一流藝術小組,包括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師菲利浦盧瑟羅、美術設計柬羅夫與服裝設計瑪莉索佛,幫助他將西米谷市的Rocky Peak山區,轉變成阿富汗邊境的險峻山脈。

盧瑟羅先前與瑞福合作時,曾以【大河戀】中宛如詩畫的抒情野外攝影手法榮獲奧斯卡獎。但是拍攝【權力風暴】時,拍攝方式得做一百八十度的轉變。「這部片不這麼重視全景,而是演員的演出。」盧瑟羅指出。「所以拍片的部分挑戰,就是如何在書桌的另一方拍攝兩人說話,讓視覺上使人感興趣,同時讓攝影成為角色的輔助工具。」

盧瑟羅與瑞福藉著檢視角色形象反映出的特質,討論片中的視覺設計--包括艾文參議員十足的權力、莫利博士褪色的理想、亞瑞安與恩尼斯的年輕氣盛與勇氣,以及陶德對於愜意生活與站出來做些事情的選擇。盧瑟羅也著手調製出獨特的色調,貫穿片中所有的故事,奉大片中使人揪心的故事高潮。「我們使用大量的紅色貫穿本片,從參議員辦公室到奇諾克運輸直昇機都是。它是一個很有力量的顏色,也是血的顏色。」他指出。

由於大部分的情節都發生在辦公室的會面中,所以焦點就是放在現實性上--臉部的表情以及想法在空氣中衝撞的能量;另一場連續場景發生在某個月夜、地點是重兵集結的冷冽阿富汗高山上,盧瑟羅則呈現不同的調性,他使用能開啟想像力的打光,創造一種肅殺與全然的陰暗氣氛,但還是能讓觀眾看到亞瑞安與恩尼斯奮戰的細節。「這些是視覺上最有意思的情節。」盧瑟羅說道,「但它們也攸關可怕的悲劇。」

瑞福與盧瑟羅也許美術設計柬羅夫密切合作,瑞福看過他在奧利佛史東的【世貿中心】表現後,決心雇用他。羅夫為莫利博士與艾文參議員的辦公室,添加許多精巧的細節,可從中發現關於角色人格特質與個人故事的線索。他也是電影能在西米谷市拍攝阿富汗場景的關鍵人物。

「為了要在加州重現寒冬中的阿富汗山脊地區,得進行大量的工程,但它真的成真了。」瑞福說道。「在拍攝本片時,我很享受能與許多未曾合作過的人,一同共事的感覺,尤其是因為讓我們聚首的原因,都是基於我們對片中主題的熱愛。」

同時,服裝設計瑪莉索佛接到一項很具挑戰性的指令,就是「確定我所設計的衣服,都得無影無蹤!」她解釋道:「片中的服裝,完全是要角色具體化,它們應該是附屬的,不能被凸顯出來。湯姆克魯斯象徵著政府,所以他穿的衣服,便符合一位得體的美國參議員穿著,一件海軍藍色的三件式西裝。梅莉史翠普亦然。她是一位記者,所以她不穿任何會分散你注意力的衣裝。至於勞勃瑞福,我想讓他的衣服看起來像位教授,合身又非常舒服。」

對於亞瑞安與恩尼斯,索佛研究當前在阿富汗與伊拉克戰場上的軍人制服。她指出為安德魯加菲爾飾演的陶德著裝,是她做過最大而且微妙的轉變。「安德魯是英國人,而且是位時髦的英國都市人。我不認為他曾穿過夾腳拖鞋,所以我們真的給他一雙讓他練習。他穿的夏威夷襯衫則是馬修卡納漢劇本裡提到的,與南加大兄弟會所穿的襯衫很類似。」

這部電影充滿赤裸裸的言語與人性信念的深刻力量,馬克伊夏的配樂,為本片加上最後精細的潤飾,之前他曾兩度與瑞福共事,一次是【大河戀】,為他獲得奧斯卡的提名,另一次則是【益智遊戲】。「馬克是一位真正能活用才華的人。」瑞福評論道。「馬克最吸引人的一點,就是他知道如何讓一切保持單純。我喜歡的音樂是精緻、能從旁輔助劇情,並且不顯得唐突,而馬克做得優美極了。」

對瑞福而言,【權力風暴】所有的元素--從表演、配樂到視覺效果--都經過他精心地層層堆疊,成就影片最後令人心碎的情節,他希望觀眾能深深感動,而且在離開戲院時,能夠想多談論電影中發生的故事,以及這些故事如何環環相扣。
 
「我不想談論太多片中的結局,但是最後片段的用意,是要做精華的回顧。」瑞福解釋道。「它的用意是為過去一個半小時所發展的所有事情,達到最高潮的頂點,讓你有強烈的感受,不管感受如何,都關於你剛擁有的體驗。」

演員卡司
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 飾珍寧羅斯




梅莉史翠普是兩屆奧斯卡金像獎得主,也是十四次入圍奧斯卡的紀錄創造者,她在演藝生涯中,曾有過一連串使人驚豔的演出。她獨一無二的成就橫跨劇場、電影與電視。她近期的作品是與莉絲威斯朋(Reese Witherspoon)、傑克葛倫霍(Jake Gyllenhaal)合演的【反恐疑雲】。她目前正拍攝改編自熱門百老匯音樂劇的【媽媽咪呀!】。

史翠普首次登上大銀幕是1977年的【茱莉亞】,第二部影片則是與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克里斯多夫華肯(Christopher Walken)合演的【越戰獵鹿人】,她因此片獲首座奧斯卡提名。隔年,她以【克拉瑪對克拉瑪】榮獲首座奧斯卡殊榮;她接著以【法國中尉的女人】獲第三次奧斯卡提名,然後以【蘇菲的選擇】,得到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她其他的早期作品包括【絲克伍事件】、【遠離非洲】、【紫苑草】、【暗夜哭聲】(獲坎城影展、紐約影評人協會與美國電影學會獎影后)【墜入情網】、【心火】與【曼哈頓】。

90年代時期,史翠普接拍的片型更加寬廣,包括【女人心海底針】、【來自邊緣的明信片】,後者讓她提名金球獎與奧斯卡獎。另外還有【陰陽界生死戀】、【捉神弄鬼】、【金色豪門】、【驚濤駭浪】、【麥迪遜之橋】(她獲得美國演員工會獎,以及金球獎、奧斯卡提名)、【親親壞姊妹】(提名金球獎)、【Before and After】、【親情無價】(獲美國演員工會獎、金球獎與奧斯卡提名,以及柏林影展金攝影機獎)、【盧納莎之舞】、【心靈真愛】(獲第十二度奧斯卡提名)。

2003年,史翠普以【時時刻刻】獲美國演員工會獎與金球獎提名,同年她以【蘭花賊】獲金球獎最佳女配角獎與英國影藝學院獎、奧斯卡獎提名。她近期代表作有【戰略迷魂】、【波特萊爾的冒險】、【春心蕩漾】、【大家來我家】、【夜戀】與【穿著PRADA的惡魔】(獲金球獎最佳女主角與奧斯卡、美國演員工會獎與英國影藝學院獎提名)。

戲劇方面,史翠普曾演出1976年百老匯雙舞台劇【27 Wagons Full of Cotton】與【紀念兩個星期一】,前者讓她贏得外圈劇評人獎、戲劇世界獎與一座東尼獎提名。其他的劇場作品包括【Secret Service】、【The Cherry Orchard】、紐約莎士比亞戲劇展【亨利五世】、【一報還一報】、音樂劇【Happy End】、【Alice at the Palace】(或歐比戲劇獎)、【馴悍記】、【海鷗】,最近演出【勇氣媽媽】。

史翠普在電視表現也不遑多讓,她曾以迷你影集【Holocaust】與HBO自製電影【美國天使】贏得艾美獎,後者也讓她抱回金球獎與美國演員工會獎;她曾以【不要傷害我的小孩】提名艾美獎。

2004年,她獲頒美國電影學會頒發的終生成就獎殊榮。

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飾 史蒂芬莫利博士 見導演項目



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飾賈斯伯艾文參議員/ 執行製片



湯姆克魯斯在二十年的演藝生涯中,無論是演員、製片與慈善事業,都締造空前的成就。他曾提名三次奧斯卡金像獎,他主演影片的全球票房總額超過六十億美元,目前還沒有其他演員超越。他最近的作品是【不可能的任務3】,他同時也擔任這部賣座系列影片的製片,全球票房約四億美元。他接下來將出現在懸疑劇情片【Valkyrie】。

在他的Cruise/Wagner Productions製片公司擔任十三年製片後,最近又與多年的製片夥伴寶拉華格納接掌傳奇的聯美電影製片廠,也為他長串的成就上,再添一筆製片廠執行長的稱號,【權力風暴】與【Valkyrie】都是製片廠以嶄新面貌再出發後推出的作品。

克魯斯於1993年成立Cruise/Wagner Productions(簡稱C/W)製片公司,他自此便不間斷地在製片領域中,展現新手與名導拍出的電影題材。該公司的創業作是國際賣座商業片【不可能的任務】,並因此獲頒1997年Nova Award獎的「最具潛力電影製片獎」。他們繼續推出讓影評一致叫好的【永無止境】、【欲蓋彌彰】、【Narc】與驚悚片【神鬼第六感】。【神】片是克魯斯與導演亞歷山卓曼納巴(Alejandro Amenabar)首度合作,他的電影【睜開你的雙眼】,後來改編成由卡麥隆克洛執導的【香草天空】。這個製片小組獲得UCLA/ Producers of America Vision Award獎;該公司後來也製作由卡麥隆克洛執導的【伊麗莎白小鎮】。C/W公司作品總計在全球締造超過三十億美元票房。

十九歲的克魯斯於1981年在大銀幕初試啼聲,演出浪漫劇情片【無盡的愛】,接下來演出評價甚佳的【熄燈號】與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的【小教父】。他最具突破性的演出是【保送入學】,他以本片在1983獲首座金球獎提名。他以【捍衛戰士】成為家喻戶曉的全球巨星,該片也是1986年的年度票房冠軍。

他接下來與保羅紐曼(Paul Newman)合拍馬汀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金錢本色】,與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合演奧斯卡得獎片【雨人】;1989年,奧利佛史東執導的【七月四日誕生】,為他掙得生平首座奧斯卡提名,並獲得金球獎最佳男主角,該片也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

他的第三度金球獎提名來自【軍官與魔鬼】。1997年,他演出卡麥隆克洛執導的【征服情海】,二度獲得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並以此片榮獲金球獎。

1999年,他在【心靈角落】中爆發力十足的演出獲得影評激賞,三度提名奧斯卡獎,也抱回一座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同年,他主演庫柏力克最後也獲得最大商業成功的心理驚悚片【大開眼界】;另外還有【遠離家園】、【黑色豪門企業】、【夜訪吸血鬼】、【落日殺神】與【末代武士】。2005年,克魯斯與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重拍科幻片【世界大戰】,這是他與史匹柏的第二次合作,他曾於2002年主演史匹柏執導的未來驚悚片【關鍵報告】。

克魯斯獲得無數的獎項與表揚,反映出業界與世界廣大觀眾對他在演技與商業成功的肯定。除了他的電影總票房超過六十億美元的成就,他最近拍的十四部影片在美國本土平均都有一億美元票房佳績,近年的七部影片連續達到此票房基準。

克魯斯最近獲頒英國影藝學院頒發的電影傑出成就獎,也獲頒MTV電影獎的世代獎,表揚他是同儕世代中最具代表性的演員。2005年四月,他獲頒David di Donatello 終生成就獎。他曾兩度獲頒美國民選獎,並兩度以【征服情海】與【心靈角落】提名美國演員工會獎。他在1993年由芝加哥影展選為「時代之星」,並於同年獲得NATO/SHOWEST成就獎。他也曾以【香草天空】獲頒土星獎、以【心靈角落】獲芝加哥影評人獎與百視達獎,以【不可能的任務2】獲得MTV電影獎。

克魯斯獲得的表揚包括哈佛快速布丁獎的年度男星獎,以及藝人權益基金會的John Huston Award獎、美國電影獎的電影傑出成就獎與美國電影藝術獎。

在不斷探索新的藝術挑戰之際,克魯斯將事業的成功,用來呼籲正面改變,他是健康與教育領域的國際擁護者、運動份子與慈善家。他對洛杉磯與世界兒童的貢獻,最近也獲Mentor-LA組織表揚。

麥可貝納(MICHAEL PEÑA)飾恩尼斯
麥可貝納在好萊塢以可塑性極高的演出著稱,曾與多位得獎名導合作。貝納最引人矚目的作品,是保羅海吉斯(Paul Haggis)動人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衝擊效應】,本片獲得多部整體演出提名,包括美國演員工會獎與廣播影評人協會。

他近期的作品是與馬克華伯格(Mark Walhberg)合拍的【狙擊生死線】,也有與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的【世貿中心】。他還演出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的【火線交錯】,接下來還會推出與提姆羅賓斯(Tim Robbins)合演的新片【The Return】。

其他作品還有【登峰造擊】、【The United States of Leland】與【蠻牛戰士】。

電視方面,貝納近期參與HBO自製影片【破繭而出】,獲得Imagen Award電視類最佳男主角。他也在【光頭神探】第四季客串演出。其他電視作品還包括史蒂芬史匹柏的影集【Semper Fi】。

出生於芝加哥的貝納,在彼得波丹諾維茲(Peter Bogdanovich)公開徵選【吾愛吾師2】演員,擊敗百位對手,獲得初次的演出機會。

德瑞克路克(DEREK LUKE)飾亞瑞安
德瑞克路克最近在菲利普諾斯佳評如潮的政治驚悚片【恐怖攻擊】中演出,他最近剛拍完與瑞秋懷茲(Rachel Weisz)、萊恩雷諾(Ryan Reynolds)等人合演的浪漫喜劇【Definitely Maybe】。他先前作品還有【勇闖禁區】與【勝利之光】,電影在戲院票房、DVD與錄影帶銷售都創佳績。

外型出色並擁有一副致勝微笑的德瑞克路克,原來鮮為人知,只曾在電視影集【Moesha】與【歡樂妙冤家】中曝光,直到主演【衝出逆境】,才讓他的演藝事業一飛沖天。

在【衝出逆境】選角過程中,德瑞克的決心與努力不懈終於得到回報,在數百位年輕的應徵者中,抓住首次拍片的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目光。他在紐澤西土生土長,曾在新力影業的禮品店工作(他賣了五年糖果),他在四年間試鏡了五次,終於得到了這個讓他進入電影界的大好機會。這位年輕演員以充滿感情與多愁善感的演出,獲得影評一致讚揚。

他之後演出【蛇行太保】、獨立製片【非關女孩】與【斯巴達人】。

安德魯加菲爾(ANDREW GARFIELD)飾陶德
安德魯加菲爾出生於美國,然後在小時遷居英國。他是倫敦中央講演與戲劇學院科班出身,於2004年七月畢業。目前他最為人熟知的是在舞台劇的演出,【權力風暴】一片是他備受期待的首度國際性銀幕演出。

他今年還主演【Boy A】,於多倫多影展首映,接下來還會在倫敦影展放映,並於2008年在美國上映。

安德魯令人印象深刻的舞台劇演出生涯,已經為他囊括許多獎項,包括以【The Overwhelming】與【Chatroom/Burn/Citizenship】獲英國《標準晚報》的Milton Shulman傑出獎、以及以【Beautiful Thing】、【The Overwhelming】與【Chatroom/Burn/Citizenship】獲劇評人協會獎的最具潛力新人獎,另外也以【Kes】獲得《曼徹斯特晚報》戲劇獎的最具潛力新人獎。

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導演/ 飾莫利教授



勞勃瑞福是娛樂工業裡的異數。儘管他成名已超過三十年時間,他還是一位保有高度隱私的人。他是位熱情的天然資源保育與環境保護者,勇於主張社會責任、參與政治,同時也是位藝術家、商人,擁護絕不妥協的藝術表達。他的熱情表現在拍攝言之有物的社會文化相關題材電影,同時也鼓勵其他人透過藝術抒發己見。

除了他的演員成就,他以家庭劇情片【凡夫俗子】這部初執導演筒的處女作,獲得美國導演工會獎、金球獎與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導演獎。他接下來自導自製【荳田戰役】與【大河戀】,以後者提名金球獎最佳導演獎,並且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獎雙提名;1994年以【益智遊戲】獲金球獎最佳導演提名;他也以1998年【輕聲細語】提名金球獎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獎;2000年,他自導自製【重返榮耀】。

他出生於加州聖塔摩尼卡,曾唸過科羅拉多大學,後來休學轉赴巴黎藝術學院就讀。回到美國後,瑞福繼續在布魯克林藝術學校與美國戲劇藝術學院攻讀表演課程,第一次登台演出的百老匯舞台劇是【Sunday in New York】,接下來是【Little Moon of Alban】與【裸足佳偶】等劇。

他的首部電影是薛尼波拉克的【War Hunt】,兩人後來結為好友,瑞福演出多部他的電影。他後來主演由舞台劇改編的【裸足佳偶】,廣受影評人與觀眾好評。他早期作品包括【春花秋月奈何天】、【The Chase】、【蓬門碧玉紅顏淚】、【追兇三千里】與【戰場英豪】等影片。

1969年,瑞福與保羅紐曼合演喬治洛希爾(George Roy Hill)執導的西部片【虎豹小霸王】,本片推出後立即成為經典,並為瑞福建立起業界一線男星的地位。他與紐曼、希爾後來再度合作【刺激】,獲得包括最佳影片等七座奧斯卡獎,瑞福也獲最佳男主角提名。

他自此建立起卓越的演員生涯,主演的電影包括【猛虎過山】、【往日情懷】、【大亨小傳】、【Three Days of the Condor】、【鶩與鷹】、【黑獄風雲】、【奪橋遺恨】、【天生好手】、【遠離非洲】、【法網神鷹】、【神鬼尖兵】、【桃色交易】與【因為你愛過我】等片;2001年,他主演【間諜遊戲】與【叛將風雲】;2004年他演出【家變】;2005年則是【美麗待續】。

瑞福曾主演過他於1968年創立的Wildwood Enterprises公司製作的數部影片,包括【飛魂谷】、【候選人】、【The Electric Horseman】與【大陰謀】,其中【大陰謀】獲得包括最佳影片獎等七項奧斯卡提名。
 
瑞福也擔任【法網邊緣】製片,並擔任【我家隔壁有賤狗】、【比佛利山辣妹】、【愛情臨界點】、【愛是唯一】等片的執行製片,2004年九月上映的【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則由他的South Fork Picture公司製片出品。

電視領域方面,瑞福曾擔任美國公共電視影集【MYSTERY!】首集的執行製作。在此之前,他也曾任HBO電視電影【Grand Avenue】執行製作。

在瑞福生命中佔相當重要地位的,就是他於1981年成立的日舞協會(命名來自他在【虎豹小霸王】中飾演的亡命之徒)。日舞協會致力於支持富遠見的新興編劇與導演,以及提高新型態獨立影片在美國與國際上的見光度。協會裡備受推崇的編劇、導演、劇作與製片研究室,便設立在猶他州的日舞村山莊裡,於1969年創立。

日舞影展是由協會舉辦的活動,被國際視為獨立製片最重要的展場。日舞協會秉持著對獨立製片電影工作者的使命與貢獻,成立日舞頻道,讓電視觀眾看到不加以修剪與不安插廣告的電影、短片、紀錄片、世界電影與動畫片。1996年開播的日舞頻道由勞勃瑞福、Showtime Networks Inc. 與環球影業攜手合作。他又於1989年成立Sundance Catalog公司,支持日舞協會與優秀的藝術家及其作品。

1996年二月,瑞福獲頒美國演員工會的傑出終身成就獎,表揚他對電影持久的貢獻。2002年三月,他獲奧斯卡金像獎榮譽獎表揚,讚美他身為「演員、導演、製片、日舞創辦者與世界各地獨立與開創性影人啟發者」的成就。

勞勃瑞福對環境保育的貢獻,也得到許多獎項肯定,包括1989年奧杜邦協會獎章、1987年聯合國全球500環境貢獻成就獎、1993年地球日國際獎與1994年的自然保存獎。1997年,美國總統柯林頓授予他國家藝術獎章;2001年,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中心頒給他電影自由獎;2002年獲頒Pell Award傑出藝術終身成就獎;2004年自然資源保衛委員會(NRDC)頒給他終身成就獎。2005年十二月,瑞福接受甘迺迪中心表揚他「表演藝術上的傑出成就,以及對美國生活的卓越貢獻」。

他曾創作並出版《The Outlaw Trail》。1979年,他曾任【The Solar Film】短片製片,提名奧斯卡獎。他還曾擔任【Yosemite: Fate of Heaven】與【印第安謀殺事件】等記錄片的製片。

崔西法可(TRACY FALCO)製片
崔西法可首部掛名製片的作品便是【權力風暴】。法可剛入行時在CAA經紀公司工作。1997年,她決定將事業重心轉移到製片,並進入Spanky Pictures影業擔任營運發展執行長,1999年被拔擢升為製片部資深副總裁。任職期間,她負責的影片包括【賭王之王】、【死亡記事】與【一世狂野】。2003年,她轉戰獨立製片領域,並且為環球影業負責BBC影集【政客之死】改編成電影版的事務。她與馬修卡納漢的交情便始於此,接下來她繼續與他籌備並擔任【權力風暴】製片。

菲利浦盧瑟羅(PHILIPPE ROUSSELOT) 攝影指導
菲利浦盧瑟羅以勞勃瑞福指導的【大河戀】,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這位法國出生的攝影指導,另外也曾以【第三情】與【希望與榮耀】兩度提名奧斯卡。他最近的作品包括【巧克力冒險工廠】、【康斯坦汀:驅魔神探】與【大智若魚】。

其他作品還有【衝出逆境】、【Remember the Times】、【決戰猩球】、【情色風暴1997】、【致命化身】、【夜訪吸血鬼】、【無情大地有情天】、【男兒本色】、【危險關係】與【Diva】。

柬羅夫(JAN ROELFS)美術設計
柬羅夫近期的作品是奧利佛史東的【世貿中心】,他曾以【Gattica】與【美麗佳人歐蘭朵】兩度獲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提名。他先前與史東合作【亞歷山大帝】,其他的美國電影作品還包括【小婦人】、【危險機密】、【老大慢半拍】、【太空異種】與【虛擬偶像】。

羅夫豐富的構思與一絲不苟的細節,表現在彼得格林納威(Peter Greenaway)作品中,如【魔法師的寶典】、【淹死老公】(獲1989年坎城影展最佳藝術合作獎)、【廚師大盜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獲1990歐洲電影獎Felix獎提名與1991年荷蘭Golden Calf 獎最佳藝術指導獎),也吸引好萊塢的注意。其他與格林納威的作品還包括【魔法聖嬰】與【一加二的故事】。他也為這位導演的電視作品【The Life of Darwin】、【Death In The Seine】與【Dante’s Hell】效力。

瑪莉索佛(MARY ZOPHRES)服裝設計
她近期的作品是柯恩兄弟檔的【老人無國度】,還有【五路追殺令】與【神仙家庭】。她為史蒂芬史匹柏的兩部作品【航站情緣】與【神鬼交鋒】擔任服裝設計,她以後者獲英國影藝學院最佳服裝設計獎提名。

索佛也為柯恩兄弟的得獎賣座片【冰血暴】設計服裝,他們持續合作【謀殺綠腳趾】、【霹靂高手】、【隱形特務】、【真情假愛】與【快閃殺手】。

除此之外,索佛也與法拉利兄弟檔合作【哈拉瑪莉】、【阿呆與阿瓜】與【王牌保齡球】等喜劇;其他作品包括【讓愛自由】、【幽靈世界】、【我要飛上天】、【挑戰星期天】、【阿鸚愛說笑】、【真愛赤子情】與【洛城疑雲】。

喬哈特辛(JOE HUTSHING)剪輯

喬哈特辛以奧利佛史東作品【七月四日誕生】與【誰殺了甘迺迪】兩片中開創性的表現,分獲兩座奧斯卡金像獎。另外曾以卡麥隆克洛的【征服情海】與【成名在望】獲奧斯卡提名。他最近也HBO自製影片【烽火傳真】獲得艾美獎。

自從擔任【山谷女孩】的助理剪輯後,史東便力邀哈特辛擔任【華爾街】的副剪輯,接著擔任【抓狂電台】的共同剪輯。哈特辛為史東擔任剪輯的作品包括【七月四日誕生】、【門】與【誰殺了甘迺迪?】,他的作品還有【桃色交易】、【驚濤駭浪】、【毒鑰】、【情定巴黎】、【愛你在心眼難開】、【戀愛沒有假期】、吳宇森的【斷箭】、【第六感生死緣】與【香草天空】。他也是史派克瓊斯作品【變腦】的剪輯。

哈特辛曾以【誰殺了甘迺迪?】與【成名在望】獲得美國電影剪輯Eddie獎,也曾以【七月四日誕生】與【烽火傳真】獲Eddie獎提名;【誰殺了甘迺迪?】讓他獲得一座英國影藝學院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