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http://blog.udn.com/suchin0921(ㄚ今點滴小館)
來自於遙遠、神秘的國度,又是真人真事的故事,是亞馬遜的故事,是個有血、有淚的歷史情懷。是的,有悲,但也有喜,姑且就讓《亞馬遜悲歌》帶領我們從憤怒、悲傷中,走進感動、歡愉的境界。
ㄚ今並不是基督的子女,但是每每讀到基督使民在偏遠地區、人間罕至、甚至是化外蠻荒之地無私的奉獻,就不禁肅然起敬,更自問:「如果有機會,我能有如此開濶的心胸嗎?」
對於亞馬遜的印象,似乎只有熱帶叢林、食人魚等諸如此類,而生活在叢林深處的人類呢?似乎只是落後的象徵而已。殊不知,同樣生活在這個地球村裡的生物,都是生而平等,都是得為生存打拼,冤冤相報,只會帶來更大的災禍而已。
一架黃色的螺旋槳小飛機劃破了亞馬遜純淨的天空!
生活在叢林中的原住民睜大著眼睛說:「只是一隻很大、黃色的蜜蜂……」
飛機上的人興奮的說:「呀呼!發現了他們的蹤跡……」
一個是對文明產物好奇的誤解,一個卻對原始文化好奇的讚嘆,好奇、誤解,再加上讚嘆,讓白人傳教士與只懂叢林的印地安人有了第一次接觸、再一次接觸,緊接著的是好奇下的謊言與不懂,讓那五位興奮帶著使命傳教士的身軀,毫無反抗的接受了長矛的穿刺,其中一人面帶慈悲,口中念著當地印地安語:「我是你們的朋友……」這場亞馬遜的悲歌開啟了一場寬恕的行程。
對於殺害你親人的人,你心中有恨嗎?痛在所難免,恨意更會無時無刻湧入心中,是恨不得消滅了那位兇手,以消心頭之恨。難道「消滅」了,「恨」與「痛」就會消失於無形?
那聲「我是你們的朋友」,無恨!
當大家執意殲滅殺人兇手時,生活在白人世界中的一位印地安人美黛休卻是最痛苦的,因為大家口中的「殺人兇手」卻是她最最親愛的家人,她表示原始叢林深處的家鄉,有另一部落的人也殺了她的親人,而這二個部落也就這麼著殺來殺去,有仇必報,大家總是過著提心吊膽、殺戮的生活,如此的冤冤相報何時了呢?因此,美黛休帶著那些傳教士的遺族,大部分是婦女與小孩深入叢林,生活在印地安部落裡。
當然,語言不通,文化不同,生活習慣更有很大的差異,要生活在一塊兒是不容易的,而要融入彼此的心中更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
至於美黛休為什麼會生活在白人的社會中及這趟「寬恕旅程」的精彩、讓觀眾掉下歡喜淚水的劇情,就讓各位走一趟《亞馬遜悲歌》,親自去感動囉!
其實看罷本片,說它是一部感人的劇情片,倒不如說它是一部非真實人物演出的一部紀錄片,說到紀錄片各位可能又會誤會是部嚴肅的電影,其實不然,《亞馬遜悲歌》並不是一部華麗的電影,感人、有血、有淚,有對大地的關懷、少數民族的愛,而這些感情更是慢慢的、淡淡的滲入觀眾的心中,最後不自覺會流下歡喜的淚水。
對了!看罷《亞馬遜悲歌》時,不要看了片尾字幕就急著走出電影院,片尾更有真正的主角到文明世界有趣的故事分享給觀眾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